一、提振发展信心,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舆论氛围
今年水泥行业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首次产量负增长,水泥价格严重下跌,市场恶性竞争,经济效益严重下滑。这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:
二、加强供给侧管理,化解产能过剩矛盾
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前提,也是市场竞争的常态和必然结果。过剩并不可怕,关键是在每一次产生过剩危机时,好的体制应该不断地淘汰落后的体制,实现凤凰涅槃、产业升级。面对水泥行业提质增效的紧迫时刻,从供给侧看应该着重加强以下工作:
三、强化行业自律,维护市场公平竞争
作为充分竞争行业,水泥产品市场更加需要建立公平的、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。水泥市场好的时候,企业有进入的;市场不好的时候,企业有关停并转、破产退出,这就是市场,这就是秩序。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秩序,那么“一放就乱、一管就死”的无序、恶性竞争将持续重复。当前水泥需求下行,但产能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,大量的低效和落后产能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依然留存。市场价格下行的时候,更应建立公平、健康的市场秩序;而公平、健康市场秩序的建设,应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,特别是政府与企业,要重点做好:
面对当前节能减排、治污治霾的严峻时刻,面对社会上一些对水泥行业存在的认知偏见,水泥企业相应地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。水泥行业全体应该积极参与区域污染治理,主动作为,持之以恒,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,维护行业认知度。
五、大企业勇于发挥引领示范作用
大企业要带头执行国家、地方各项法律法规,带头加强行业自律,维护行业利益;要积极参与兼并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,充分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资源带动中小水泥企业提升硬件设施、技术和管理水平、规范化运行水平等,减少行业内恶性竞争;要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,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。